<dd id="qzwdg"></dd>
  • <dd id="qzwdg"></dd>
    <nav id="qzwdg"><big id="qzwdg"></big></nav>

  • <dd id="qzwdg"></dd>
  • <rp id="qzwdg"></rp>

    <button id="qzwdg"><object id="qzwdg"></object></button><dd id="qzwdg"></dd>
    <dd id="qzwdg"></dd><dd id="qzwdg"></dd>

    浙商銀行2022年三季報:服務實體穩“增”,經營效益向“優”

    前三季度營收增長18.06%,浙商銀行打造高質量發展一流經營體系成效初顯。

    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首位,不僅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各界共同要求,更是商業銀行財報中提及次數最多的關鍵詞。

    10月28日,浙商銀行發布2022年三季報,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監管部門部署,強化金融功能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交出了一份底色鮮明的成績單。在注重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主要指標繼續保持穩健態勢。前三季度,浙商銀行(集團口徑,下同)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一流經營體系成效初顯,實現營業收入477.17億元,同比增長18.0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37億元,同比增長9.07%,較前兩個季度有明顯提升。資產質量趨勢向好,三季度末不良下降撥備上升。

    責任實:踐行“國之大者”穩實體

    財報顯示,營收和凈利潤穩健增長的同時,浙商銀行將金融“國之大者”的責任落到實處。

    截至2022年9月末,浙商銀行集團資產總額達25,431.5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21%。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5,062.8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80%,貸款增速居上市股份行前列。

    報告期內,該行強化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尤其是響應人行、發改委號召,加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貸款投放,較好發揮了對經濟的托底作用。截至9月末,投向制造業貸款余額達2,345.24億元,服務客戶24,621戶,制造業貸款占比連續兩年位列股份制銀行首位。

    同時,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浙商銀行著力提升以供應鏈、普惠型小微貸款為代表的小額分散業務占比,推動全行授信資產向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的持續優化。

    截至9月末,該行供應鏈融資業務余額726.96億元,較年初增長171.34%;國際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國際結算量2,171億美元,同比增長65%。

    在服務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浙商銀行聚焦“小微”,突出“普惠”,服務于具有較好成長性、穩定性的普惠型小微企業,實現前三季度零售小微客戶“積沙成山”。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2,674.31億元,較年初增加308.78億元,增速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零售業務AUM較年初增加250億元,其中代銷業務較年初增加340億元。

    同時,該行主動降低貸款投放價格,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同比大幅下降55BP。針對實體經濟的減費讓利持續深入,前三季度累計為受疫情影響客戶實施紓困金額67.64億元,涉及小微企業1,807戶,累計為小微客戶實際讓利1.28億元、惠及小微4.79萬戶。

    增長穩: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聚新動能

    經濟穩則需求穩,經濟的韌性支撐了銀行發展的韌性。今年以來,浙商銀行以“一流的商業銀行”愿景為統領,圍繞“夯基礎、調結構、控風險、創效益”十二字經營方針,強調“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資管、大跨境”五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協同發展,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實現了社會效益與自身發展的協調增長。

    三季度以來,浙商銀行提出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成效初顯,中收占比顯著提升。財報顯示,截至9月末,浙商銀行負債總額23,803.4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29%,其中吸收存款17,215.1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60%。

    前三季度,浙商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22.80億元,同比增加28.42億元,增長30.11%。非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25.74%,同比上升2.39個百分點,收入結構日趨優化。

    在資產價格下行的情況下,浙商銀行大力優化存款結構,持續降低存款付息率,壓降負債成本成效顯著。前三季度該行利息凈收入354.37億元,同比增長14.39%。凈利差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至2.06%。

    資產質量方面,浙商銀行深植“經濟周期弱敏感”風險理念,貫徹五大風險管理原則,完善風險偏好、提升風險管理、重塑風險文化,推動風控跑在風險的前面。

    截至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21%,比上年末上升6.60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特色足:助力共同富裕獲新成果

    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背景下,作為省屬法人銀行,浙商銀行深耕浙江大本營,發揮金融支持的“血脈”作用,不斷健全產品和服務體系,三季報中進一步展示出區位特色。

    2022年9月末,浙商銀行支持浙江省內融資服務總量達8,705.90億元,較年初增幅達10.17%。在擴面的同時,浙商銀行聚焦“擴中”“提低”,高舉金融顧問大旗,依托臨平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慈善信托、數智金融等,致力于提升共同富裕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助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揮金融子弟兵、主力軍作用,浙商銀行圍繞共同富裕示范區農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微型企業等普惠市場主體,創新推出“共同富裕貸”省內專屬產品,并在全省范圍內持續推廣。截至9月末,浙商銀行“共富貸”余額超77億元,為全省3900余戶市場主體提供信貸支持。此外,今年10月,浙商銀行還成功發行了“共同富?!敝黝}小微專項金融債券,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

    服務實體經濟對于銀行而言,既是“必修課”也是“試金石”。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浙商銀行堅定不移地推進五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協同發展,把大零售板塊挺在前面,實現財富管理全新啟航,以數字化科技運營為風帆,正全面擘畫下一階段的發展藍圖,爭取穿越周期實現穩健經營、高質量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浙商銀行

    3.6k
    • 青島農商銀行成功落地全國農商銀行首筆跨行再保理業務
    • 浙商銀行:A股配股申請獲證監會核準批復,擬募資不超180億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浙商銀行2022年三季報:服務實體穩“增”,經營效益向“優”

    前三季度營收增長18.06%,浙商銀行打造高質量發展一流經營體系成效初顯。

    把服務實體經濟放在首位,不僅是黨的二十大以來各界共同要求,更是商業銀行財報中提及次數最多的關鍵詞。

    10月28日,浙商銀行發布2022年三季報,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浙江省委省政府及監管部門部署,強化金融功能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交出了一份底色鮮明的成績單。在注重服務實體經濟的同時,主要指標繼續保持穩健態勢。前三季度,浙商銀行(集團口徑,下同)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打造高質量發展的一流經營體系成效初顯,實現營業收入477.17億元,同比增長18.06%;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15.37億元,同比增長9.07%,較前兩個季度有明顯提升。資產質量趨勢向好,三季度末不良下降撥備上升。

    責任實:踐行“國之大者”穩實體

    財報顯示,營收和凈利潤穩健增長的同時,浙商銀行將金融“國之大者”的責任落到實處。

    截至2022年9月末,浙商銀行集團資產總額達25,431.51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21%。其中,發放貸款和墊款總額15,062.80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1.80%,貸款增速居上市股份行前列。

    報告期內,該行強化重點領域金融支持,尤其是響應人行、發改委號召,加快制造業中長期貸款、設備更新改造專項貸款投放,較好發揮了對經濟的托底作用。截至9月末,投向制造業貸款余額達2,345.24億元,服務客戶24,621戶,制造業貸款占比連續兩年位列股份制銀行首位。

    同時,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浙商銀行著力提升以供應鏈、普惠型小微貸款為代表的小額分散業務占比,推動全行授信資產向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的持續優化。

    截至9月末,該行供應鏈融資業務余額726.96億元,較年初增長171.34%;國際業務方面,前三季度國際結算量2,171億美元,同比增長65%。

    在服務實體經濟的毛細血管中,浙商銀行聚焦“小微”,突出“普惠”,服務于具有較好成長性、穩定性的普惠型小微企業,實現前三季度零售小微客戶“積沙成山”。截至9月末,普惠型小微貸款余額2,674.31億元,較年初增加308.78億元,增速明顯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零售業務AUM較年初增加250億元,其中代銷業務較年初增加340億元。

    同時,該行主動降低貸款投放價格,新發放普惠小微貸款利率同比大幅下降55BP。針對實體經濟的減費讓利持續深入,前三季度累計為受疫情影響客戶實施紓困金額67.64億元,涉及小微企業1,807戶,累計為小微客戶實際讓利1.28億元、惠及小微4.79萬戶。

    增長穩: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聚新動能

    經濟穩則需求穩,經濟的韌性支撐了銀行發展的韌性。今年以來,浙商銀行以“一流的商業銀行”愿景為統領,圍繞“夯基礎、調結構、控風險、創效益”十二字經營方針,強調“大零售、大公司、大投行、大資管、大跨境”五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協同發展,全面開啟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實現了社會效益與自身發展的協調增長。

    三季度以來,浙商銀行提出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經營策略成效初顯,中收占比顯著提升。財報顯示,截至9月末,浙商銀行負債總額23,803.4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2.29%,其中吸收存款17,215.1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1.60%。

    前三季度,浙商銀行非利息凈收入122.80億元,同比增加28.42億元,增長30.11%。非利息凈收入占營業收入比25.74%,同比上升2.39個百分點,收入結構日趨優化。

    在資產價格下行的情況下,浙商銀行大力優化存款結構,持續降低存款付息率,壓降負債成本成效顯著。前三季度該行利息凈收入354.37億元,同比增長14.39%。凈利差同比下降0.02個百分點至2.06%。

    資產質量方面,浙商銀行深植“經濟周期弱敏感”風險理念,貫徹五大風險管理原則,完善風險偏好、提升風險管理、重塑風險文化,推動風控跑在風險的前面。

    截至9月末,該行不良貸款率1.47%,比上年末下降0.06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181.21%,比上年末上升6.60個百分點。資產質量保持穩定。

    特色足:助力共同富裕獲新成果

    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背景下,作為省屬法人銀行,浙商銀行深耕浙江大本營,發揮金融支持的“血脈”作用,不斷健全產品和服務體系,三季報中進一步展示出區位特色。

    2022年9月末,浙商銀行支持浙江省內融資服務總量達8,705.90億元,較年初增幅達10.17%。在擴面的同時,浙商銀行聚焦“擴中”“提低”,高舉金融顧問大旗,依托臨平綜合金融服務示范區、慈善信托、數智金融等,致力于提升共同富裕的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助力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發揮金融子弟兵、主力軍作用,浙商銀行圍繞共同富裕示范區農戶、新型農村經營主體、個體工商戶、微型企業等普惠市場主體,創新推出“共同富裕貸”省內專屬產品,并在全省范圍內持續推廣。截至9月末,浙商銀行“共富貸”余額超77億元,為全省3900余戶市場主體提供信貸支持。此外,今年10月,浙商銀行還成功發行了“共同富?!敝黝}小微專項金融債券,支持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

    服務實體經濟對于銀行而言,既是“必修課”也是“試金石”。以“經濟周期弱敏感資產”為壓艙石,浙商銀行堅定不移地推進五大業務板塊齊頭并進、協同發展,把大零售板塊挺在前面,實現財富管理全新啟航,以數字化科技運營為風帆,正全面擘畫下一階段的發展藍圖,爭取穿越周期實現穩健經營、高質量發展。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欧美黄片国产黑人,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本免费av无码专区一区,亚洲av综合色无码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