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編輯 | 文姝琪
1963年11月23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低軌道衛星“中繼1號”成功實現了美國向日本的跨太平洋電視轉播,為慶祝這一成功,美國方面安排了事先拍攝的肯尼迪總統祝賀鏡頭,然而,在美國衛星電視轉播1小時前,肯尼迪在得克薩斯州達拉斯遇刺身亡,衛星電視從美國傳到日本的是肯尼迪的噩耗,人們第一次見證了衛星通信的巨大作用。
在達拉斯遇刺一年之前,肯尼迪剛剛簽署了通信衛星法案。
衛星通信的本質是以通信設備以及服務通信設備的相關系統所組成的通信載體。當前國內市場廣泛關注的“衛星通信”分為兩類:北斗短報文及低軌衛星互聯網。北斗短報文為初級衛星通信,即支持帶有特定功能芯片的手機終端通過北斗衛星轉發文字短信;低軌衛星互聯網則是本文會提及的大部分內容,短期可作為4G/5G之補充、6G之初探,長期的作用是提供全域全天時的通信服務。不過,二者不處于同一量級。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相比于地面上移動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衛星通信以“龜速”前行,直到1990年代,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設計的“銥星”衛星通信系統一度帶來顛覆,但由于1990年代后期地面GSM、CDMA(2G通信的主流制式)系統的快速發展,該項目以破產告終。此后,衛星通信發展又陷入滯緩。
2022年9月,隨著華為、蘋果相繼宣布新一代智能手機添加支援緊急訊息服務,衛星通信再次被市場關注。
風投“組網”
2015年,我國航天科技和航天科工集團分別提出了“鴻雁”和“虹云”低軌衛星通信星座計劃,二者計劃分別發射300顆和156顆低軌通信衛星組建太空通信網。在2020年之前,國內陸續有幾家國內初創公司提出了自己的低軌互聯網星座計劃,例如提供免費wifi的連尚網絡,不過其項目都偏小,不適合大面積為普通用戶提供服務。
2020年,國家首次將衛星互聯網納入通信網絡基礎設施范圍,大力支持衛星互聯網事業發展。次年4月,中國衛星網絡集團(簡稱“星網”)在雄安現身,這是國資委公布的央企名單中僅次于電信、聯通、移動之后的又一家通信運營商。
星網的成立開啟了低軌互聯網星座計劃的新篇章。
2022年,星網集團動作頻繁,既啟動了衛星通信地面網絡建設,又在籌備商業火箭發射基地,中國“星鏈”處在爆發前夜。
根據SIA統計數據,對于衛星產業鏈,衛星組網建設費用僅約占產業鏈總產值的 7.5%,因此對于衛星通信系統,對衛星組網建設的投入將能夠帶動約12倍的終端及服務市場。
在這一產能供給閘門開啟之前,如果梳理國內更大范圍的商業航天領域,估值相對較高的初創商業模式如下:

其中,成立于2018年的銀河航天是衛星通信領域的佼佼者,也是唯一堅持了衛星通信服務運營商角色的民企。
這家前獵豹移動聯合創始人徐鳴的公司,成立之初就提出了組建低軌衛星星座的計劃,一直很受資本歡迎,為其背書的VC包括順為資本、中金資本、高榕資本、經緯中國、五源資本等。今年3月,銀河航天成功發射了自主研制的六顆低軌寬帶通信衛星,與已在軌首發星共同組成了我國首個低軌寬帶通信試驗星座。今年9月,銀河航天新一輪融資后估值約110億元人民幣,是衛星互聯網領域跑出的第一家獨角獸。
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銀河航天近兩年開始承接外部客戶的衛星研發制造業務,有向衛星制造轉型的趨勢,可是并沒有放棄通信衛星星座運營的原始定位。
但也有銀河航天的同期小伙伴悄然放棄了創業基點。
成立于2015年,也曾對外宣稱是衛星通信服務運營商的九天微星,其官網上已看不到通信服務運營相關介紹。這家公司在2018年受到VC熱捧,又于去年年初完成億級戰略投資交割,但已頗久沒有進一步動作落地。業內猜測九天已開始向衛星研發制造商轉型。九天創始人謝濤曾表示,九天微星不會做中國的SpaceX,而是想要做衛星界的華為。
在整個衛星產業鏈中,衛星發射、衛星制造、地面設備及運營服務收入占比分別為2.24%、7.03%、45.13%和45.6%,可見運營服務是最具價值的產業分支。

星網的定位是類似聯通移動的運營商角色,作為中樞調度必然會承載大量衛星運營業務,那屬于衛星通信創業公司的舞臺應該在哪兒?
一般而言,衛星產業鏈自上而下分別是衛星制造、衛星發射、衛星地面設備制造及衛星服務與應用,國內涉及衛星通信功用的民企出在上述幾個象限之內或者之間。
目前衛星通信領域獲得專業投資機構集中支持的代表性公司是銀河航天、九天微星、微納星空、天儀研究院、氦星光聯、星測未來以及若森智能,他們要么是衛星制造商,要么就為配合“星網”的配套供應商。
相比其他賽道的各花入各眼,衛星通信領域的硬科技投資機構們眼光出奇一致。
硬科技早期風向標奇績論壇和真格基金一同看中了氦星光聯的天使輪和星測未來的Pre-A,還促使二者形成戰略聯盟,微納星空連續贏得了光速中國、中科創星和深創投這些專注硬科技VC的選票。
界面新聞經調查發現,現在頭部VC對衛星通信的投資邏輯趨同,投資人達成共識的是,應圍繞衛星互聯網即“星網”的發展增速進行布局,在未來三年內把重點放在有能力做“星網”配套供應商的初創身上,盡量從衛星制造端切入。
據了解,星網會整體從星座設計、衛星接口、衛星運營的壽命、載荷種類和標準、星際/星地之間如何通信等各個方面進行總體規劃,不但衛星之間的激光通信需要配合,衛星的星間激光傳輸還需要飛輪、姿軌控、星敏、太陽能帆板等等,這些都是投資人關注的新興場域。
一些堅持早期投資的VC認為國內衛星通信處于快速布局階段,預計未來三到五年會崛起的更加迅速。“目前最值得投資的就是衛星通信的上游核心分系統以及核心零部件,至于衛星通信在地面消費端的應用,也值得長期關注。”真格基金合伙人尹樂這樣認為。
另外較為熱門的投資地帶是微波通信如相控陣天線,后者杰出代表是獲得武岳峰資本連續支持的成都天銳星通。
多家券商研報還曾提到,T/R芯片作為衛星載荷系統中天線分系統的重要組成,是核心利潤環節,將直接受益衛星互聯網組網起量,其中最成功的是已經上市的相控陣TR芯片供應商鋮昌科技。
在高榕資本投資人看來,在相關產業鏈的上下游,“星網”會與行業生態聯合共建,這留給了衛星制造產業鏈、火箭制造產業鏈、衛星地面通信設備等很多很好的機會,投資機構可以去深入挖掘。
“對于最為重點的切入端—衛星制造產業鏈的創投機遇,僅從衛星平臺來看就包括動力系統、供備電模塊、載荷(對地通信相控陣雷達、星間通信的激光雷達)等等細分領域。”

一位業內投資人告訴界面新聞,“星網”會成為商業通信衛星最大的買單方,他預計星網第二期招標中,商業航天公司將出現更多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