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加拿大要求三家中國企業撤出對加礦產投資事答記者問
商務部網站11月6日消息,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加拿大要求三家中國企業撤出對加礦產投資事答記者問。有記者問:11月2日,加方發表聲明,要求三家中國企業撤出對加礦產企業投資。請問商務部對此有何評論?答:中方注意到有關情況。中方對加方以國家安全為名,干擾阻斷中加企業正常商業合作的行為表示堅決反對。
氣象干旱黃色預警: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廣西東北部等地有特旱
中央氣象臺11月6日18時繼續發布氣象干旱黃色預警:11月6日氣象干旱監測,浙江大部、安徽南部、湖北南部、湖南、江西、福建西部和東南部、廣東北部、廣西北部和中部、貴州大部、重慶南部、四川南部和東部、云南東部等地存在中度至重度氣象干旱,其中,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廣西東北部、貴州東部部分地區和重慶東南部等地有特旱。預計,未來3天,西南地區東部、湖北西部、湖南西部、江西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廣東東部、臺灣島等地部分地區有小雨,其中,四川東北部、重慶西部、貴州北部等地局地有中到大雨,對緩解氣象干旱有利,但其余大部分旱區仍將少雨,氣象干旱將持續或發展,需要繼續做好防旱抗旱相關工作。
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福生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1月6日通報,應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張福生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北京:11月6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30例
@北京發布 微博消息,11月6日0時至15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0例,其中,隔離觀察人員29例、社會面篩查人員1例;朝陽區17例,密云區6例,海淀區、昌平區各3例,通州區1例;輕型21例、無癥狀感染者9例。
鄭州:新增感染者小于2例且在同一單元的小區,不得無差別封控整個小區
據央視新聞,11月6日召開的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鄭州已將管控區域細化為高風險區和風險單元、中風險區和風險小區、防外溢臨時管控區三大類,將風險區域進一步精準到社區、到小區、到樓棟,明確新增感染者小于2例且在同一單元的小區,僅對該單元進行封控管理,不因個別疫情燃點無差別封控整個小區,盡可能管住極少數、放開大多數。隨著疫情變化,目前鄭州主城區(市內八區)正在有序解封。
11月6日0時-21時,烏魯木齊市新增本土確診26例、無癥狀554例
據央視新聞,11月6日,新疆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通報,11月6日0—21時,烏魯木齊市新增本土確診病例26例。其中,天山區7例、沙依巴克區4例、高新區(新市區)3例、水磨溝區6例、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1 例、米東區5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554例,其中,天山區108例、沙依巴克區106 例、高新區(新市區)95例、水磨溝區94例、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74 例、米東區77例,在隔離醫學觀察人員、中高風險區、閉環管理單位和社區核酸篩查中發現,隨即被轉運至定點醫療機構或方艙醫院進行治療或隔離醫學觀察。
呼和浩特:不準對居民戶門一封了之、單元門一鎖了之、小區大門一關了之
據奔騰融媒,11月6日召開的呼和浩特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科學精準細致做好社會管控工作,呼和浩特要求必須暢通應急通道、強化服務保障:不準對居民戶門一封了之、單元門一鎖了之、小區大門一關了之。近期呼和浩特將對全市中高風險小區(村)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開展一輪全面摸底排查。單元門、隔離圍擋只能通過張貼封條的方式進行封閉,堅決杜絕設置門鎖、插銷、掛鉤等鎖閉設施。同時,安排24小時巡邏值守,并充分運用電子監控設備加強管理。如再出現鎖門事件,廣大市民可撥打12345投訴舉報,一經查實,嚴肅查處相關責任人。
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開幕
據央視新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當地時間11月6日中午在埃及海濱城市沙姆沙伊赫拉開帷幕,來自190多個國家的代表、區域和國際組織的代表及各界人士約4萬人將參加此次大會。
韓國政府介紹踩踏事故相關匯報和指示情況
韓聯社11月6日報道,韓國行政安全部中央災難安全管理本部長金星鎬11月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在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當晚接到消防部門關于發布第一階段應急響應的匯報后于當晚10時53分指示首爾市政府和龍山區政府徹底管控現場情況。
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1月6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氣候狀況》臨時報告指出,近年來溫室氣體濃度不斷上升,熱量不斷累積。據當前估計,2022年全球平均溫度比1850年至1900年工業化前平均溫度高出約1.15攝氏度。罕見的“三峰”降溫型拉尼娜現象意味著2022年可能“僅”是第五或第六最暖年份,然而這并不能扭轉長期趨勢,出現另一個有記錄以來最暖年份只是時間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