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諸多受疫情影響的行業相比,血制品公司2022年的業績整體穩定。不過,在今年一季度,這一領域的公司已經顯示出了較為強勁的業績增長動力。
新冠疫情尚未結束,應付下一次大流行需要建立富有韌性的衛生系統。
智慧醫療已助力邁瑞醫療步入新階段,且帶來穩定增長的營收效益。由“瑞智聯”生態系統、“瑞影云++”影像云服務平臺、“邁瑞智檢”實驗室解決方案組成的院內醫療設備的集成化管理體系——“三瑞”生態IT解決方案,再疊加持續提升的產品組合核心競爭優勢和性價比優勢,已經使邁瑞醫療從醫療器械產品的供應商蛻變成為提升醫療機構整體診療能力的方案商。
作為中國曾經最大的民營婦兒醫療集團,沒有人想到和美醫療會以此姿態墜落。
新冠疫情、醫院擴張和種植牙集采政策成為近幾年影響通策醫療業績和市場預期的三大因素。
處于行業低谷,2022年英科醫療營收、利潤雙跌,2023年一季度繼續虧損。
歷時近10年,天麥生物終于將口服胰島素的上市申請遞交到國家藥監局。
天宇股份2022年業績轉虧的原因有四:擴產造成生產制造成本增加,CDMO業務收入下滑,計提資產減值損失,以及外匯衍生品公允價值變動及投資損失。
歸國后的第177天,顏寧再次站上深圳科創的舞臺中心。
2022年,光正眼科扣非凈虧損2.91億元,同比暴跌312.33%。
當下,進入后疫情時代,業內對CXO行業的關注焦點集中在新冠項目大訂單收入陸續確認完成后,公司常規業務的韌勁幾何,是否能持續支撐未來的業績增長。從一季報披露的數據來看,藥明康德給出了積極的答案。
當前穩健醫療仍位于估值底部區間,2023年隨全棉時代、非防疫醫用耗材收入利潤占比顯著提升,公司估值中樞有望上行,中長期有望實現醫療、消費協同崛起。
新冠紅利消失,核酸檢測企業業績暴增的好景不再,圣湘生物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
業內普遍認為,第二輪疫情將更加平穩,弱于此前的首輪高峰。經歷過首輪疫情,醫護人員救治新冠患者的實際經驗更多,診療水平更高,第二輪新冠疫情不會像首輪高峰一樣對醫院造成巨大沖擊。
在上市前后2016年至2021年的6年時間,ST澤達持續造假,累計虛增營業收入、凈利潤金額高達5.63億元和2.96億元,占比分別高達64.64%、91.64%。
華納藥廠曾因這款左奧硝唑片,長時間深陷訴訟泥潭。
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應在備案9個月內對已出廠的藥品說明書及標簽予以更換。
借助健康體檢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技術,美年健康已率先布局健康風險智能評估、肺小結節鑒別診斷、消化道精準篩查、糖尿病視網膜篩查、腦健康預警篩查、血管健康指數等關鍵學科。目前,公司在影像、心電、眼科均有已獲三類證的專業AI輔助診斷。
4月24日,國內最大的民營醫藥流通企業——九州通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營業收入再創新高,達1404.24億元,同比增長14.72%;扣非歸母凈利潤達17.34億元,同比增幅達23.56%,遠超營收增長;經營活動現金流大幅改善,全年凈額達39.86億元,同比增長15.24%。九州通保持自2010年上市以來的持續穩健增長態勢,企業經營質量全面提升。
營收不利、集采壓縮空間、投資賠錢,老牌醫療器械可能也得勒緊褲腰帶。
截至2022年期末康芝藥業累計投入金額為12.30億元,實現累計效益僅786.91萬元。